領航人生
  • 首頁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認識領航
  • 領航講堂
    • 沙龍論壇 >
      • 婚姻人生-人性的掙扎
      • 家庭人生-從教養的兩難談人性的掙扎
      • 親子教育-如何與孩子談性
      • 人生解碼-從佛教與基督教談當面對生命困惑時
      • 人生解碼-從佛教與基督教談當面對生命困惑)時(進深篇)
      • 「食」在「美」-健康樂活DIY
      • 天堂有路隨便走-Happy Feet
      • 夢想人生-舊鞋救命
      • 沒有神的油;沒有神的人
      • 自動控制與自我控制的難易
      • 一路有5G,一路愛相隨
      • 當「行銷」撞上「說好故事」
      • 用讚美妝點美麗人生
      • 登峰:一堂改變生命、探索世界的行動領導
      • 當媽媽原來這麼樂
    • 人生講座 >
      • 孤寂-失去自我?完成自我?
      • 透過推甄,讓親子關係動起來
    • 生命營會
  • 人生寶藏
    • 尋找人生 >
      • 找回親情
      • 追尋成功
      • 無力拒絕
      • 不再孤單
      • 期待愛情
      • 需要朋友
      • 真實饒恕
      • 心靈醫治
    • 領航人生 >
      • 認識自我 >
        • 自己握住快樂的鑰匙
      • 人際關係 >
        • 生氣的藝術
        • 家人是什麼?身分如何影響一個人?
        • 人際關係不受傷的秘訣
        • 容許不同的表達模式
        • 態度影響你的生命
      • 婚姻家庭專欄 >
        • 先做好男好女,才會是好夫好妻!
        • 離開,是婚姻經營的關鍵!
        • 當父母只要有愛和時間
        • 靈魂的七種維他命
        • 只當管家是神恩待我們啊!
        • 父母不是永久職,陪伴要及時!
        • 孩子要的不是玩具,而是玩伴!
        • 新種家庭?任意而行的世代!
        • 男人生命的主修快被當了!
        • 小心孤單正悄然而大量入侵
        • 聰明選擇智慧婚姻
      • 科學與信仰 >
        • 掛琴的柳樹
        • 無花果的成熟與醫治
      • 信仰與人生 >
        • 人真的需要宗教嗎?
        • 宗教真的都一樣嗎?
        • 我為何選擇基督信仰?
        • 面對人生苦難,我如何找到出路?
        • 人「生」的必經之路-老、病、死?
      • 人文 藝術 創意 信仰 >
        • 梵谷的藝術心靈與基督信仰
    • 豐盛人生 >
      • 在地專業人 >
        • 影響我一生的三個人
        • 我的尋覓
        • 走過低谷、認識上帝
      • 異鄉人 >
        • 這個美麗的故事折服了我
        • 為生命而跑的火戰車
        • 戀戀紅豆牛奶冰,客死心繫穆斯林
        • 是終局,還是生命的開始?
        • Can you ever forgive me ?
        • 回頭救了要抓他的人,值得嗎?
      • 近代名人 >
        • 從海地來電:「這嬰孩快死了!」
        • 混濁時代中的一股清泉
        • 遇到大光摔下馬以後-保羅
        • 荒唐糗事都招了-奧古斯丁
        • 大憲章非簽不可-史帝文.朗登
        • 理性無罪-多瑪斯.阿奎那
        • 載著福音遠航-哥倫布
        • 找到天堂的門路-馬丁路德
        • 花花公子蛻變了-方濟.沙勿略
        • 哈佛的校訓-哈佛大學
        • 科學見證聖經-牛頓
        • 壞胚子蒙恩典-約翰.牛頓
      • 對人類貢獻最大的一位 >
        • 一個人可以有兩個宗教信仰嗎?
        • 祂對人權的貢獻
        • 祂對大同的貢獻
        • 祂對平等的貢獻
        • 祂對民主的貢獻
        • 祂對生命的貢獻
        • 祂對自由的貢獻
        • 祂對法律的貢獻
        • 祂對信仰的貢獻
        • 祂對救贖的貢獻
        • 祂對教育的貢獻
        • 祂對博愛的貢獻
        • 祂對醫學的貢獻
  • 聯絡領航
  • 友善連結
  • 新建页面
  • 博客
  • 我們的團隊
是終局,還是生命的開始:參與暗殺希特勒的和平主義神學家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/潘霍華
图片

潘霍華的成長背景

1906 年 2 月 4 日,潘霍華在德國出生,八個孩子中他排行第六,父親是知名的精神科教授,家庭灌輸潘霍華相當多的美德,也使他的生命結出果子,包括:道德責任感、關懷他人的需要、知識的客觀性、批判性思考、正直、自律、對自己及他人寄與厚望。

潘霍華 21 歲就完成了柏林大學的博士論文《聖徒相通》,他成為神學家的前景大為看好。



放棄納粹體制下的安舒生活

但在 1929 年時完全料想不到,由於納粹歷史情境與所做的選擇,潘霍華預備好要放棄納粹早期核准的教會與大學所帶來的安全庇蔭,而不是妥協留在納粹化的機構裡。

1930 年代,潘霍華花一年時間,在紐約協和神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。他有許多學習,特別是從與兩位同學:非裔美籍的費雪(Frank Fisher)與法籍和平主義者拉薩爾(Jean Lasserre)相處的經驗中。

費雪協助潘霍華參與哈林區黑人教會,潘霍華固定在那裡教主日學,目睹了他們充滿熱情並委身於社會正義、種族平等、人權等目標。後來潘霍華成為合一運動中,領導促進國際和平的倡議者。這一點,讓德國跟隨軍國主義的神學同僚惱怒不已。

為了自由,勇敢挑戰納粹

後來潘霍華回到德國,開始在柏林大學擔任神學講師,前途看好,可悲的是希特勒也正崛起。潘霍華對一群德國牧師組成的討論會演講,是公認所有教會領袖對早期納粹反猶主義,最先也是最好的回應。他主張當國家濫用權力時,教會有義務要挑戰國家;當任何人被國家所害,教會有義務要予以幫助,包括猶太人在內。

潘霍華不停的公開反抗,為了試著保存德國新教的正直,「認信教會」(Confessing Church)於 1934 年成立。認信教會後來成為德國新教反對力量的總部。當他的國家陷在邪惡的掌握中,預備發起戰爭,而德國真正的教會所剩下的那些人,卻無法做出明顯回應。

遭納粹迫害,有機會脫離,卻仍選擇返回
潘霍華於 1939 年 6 月航向美國,第二次訪問協和神學院,心裡想著移民的可能。不過他從未對這樣的決定感到平安,很快就決定返回德國。他的美國朋友、基督教倫理學家李曼(Paul Lehmann)都趕到紐約,試圖說服他留下卻徒勞無功。7 月 8 日,他啟航返回德國。潘霍華登船的那一幕:自願返航,航向已淪為地獄的德國,航向很可能面臨的死亡。

潘霍華返國後,全心全意準備迎接德國的戰敗。他很快加入一個小規模但很重要的反抗團體,其中心是德國軍事情報局(Abwehr),意圖透過暗殺希特勒,來推翻納粹主義。

1940 年 7 月,潘霍華已成為德國軍情局的正式成員,從此擔任雙面諜。這樣的潘霍華,讓人感到十分不安。對大多數人而言,很難想像一位基督教神學家、牧師,竟參與策劃暗殺的會議。許多崇仰潘霍華的人,對此感到難以接受,問那個和平主義者跑去哪裡了?

答案在於潘霍華想要在相當邪惡的情境中,做出負責任的回應,當時情勢之邪惡,以致於沒有一種選擇可以說是真正的「好」,或沒有罪惡感。在這樣渾濁的臨界狀況下,與其枯坐乾等,直到找出絕對的良善,負責任的人必須「捨相對較糟的,選擇相對較好的」。以他為例,他相信這意味著參與策劃暗殺希特勒,而不是看著大屠殺與無盡的戰爭,卻坐以待斃。

獄中生活依然堅定信仰
由於暗殺希特勒的密謀走漏風聲,潘霍華於 1943 年 4 月 5 日遭到逮捕,自此沒有再獲自由。1945 年 4 月 3 日,死刑已經判決。4 月 8 日,他被帶到一個小小鄉村,一所作為臨時囚房的學校教室。 復活節的清晨,潘霍華帶領大家禱告,在安靜的沈思中,因著牢房門被打開而中斷,兩個身著軍服的蓋世太保命令潘霍華出來,跟他們走。潘霍華從容地向每一個人道別後,請求他把自己臨終的遺言帶給英國好友貝爾主教: 「這是終局。然而對我而言,卻是生命的開始!」

脫下囚服赴刑場前,潘霍華先跪在地上熱切地向上帝祈禱,深深感動了在旁的一位德國醫生,他記載:「他是那麼虔誠,那麼確信上帝在聽他的禱告。」到了刑場,他又作了簡短的祈禱,然後步上絞架的台階,勇敢且從容,以至於死。


图片

​Tel:02-2514 0003
Fax:02-2514 7315
10574 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四段 54 號 704 室

© 版權所有 2016 年。保留所有權利。
  • 首頁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認識領航
  • 領航講堂
    • 沙龍論壇 >
      • 婚姻人生-人性的掙扎
      • 家庭人生-從教養的兩難談人性的掙扎
      • 親子教育-如何與孩子談性
      • 人生解碼-從佛教與基督教談當面對生命困惑時
      • 人生解碼-從佛教與基督教談當面對生命困惑)時(進深篇)
      • 「食」在「美」-健康樂活DIY
      • 天堂有路隨便走-Happy Feet
      • 夢想人生-舊鞋救命
      • 沒有神的油;沒有神的人
      • 自動控制與自我控制的難易
      • 一路有5G,一路愛相隨
      • 當「行銷」撞上「說好故事」
      • 用讚美妝點美麗人生
      • 登峰:一堂改變生命、探索世界的行動領導
      • 當媽媽原來這麼樂
    • 人生講座 >
      • 孤寂-失去自我?完成自我?
      • 透過推甄,讓親子關係動起來
    • 生命營會
  • 人生寶藏
    • 尋找人生 >
      • 找回親情
      • 追尋成功
      • 無力拒絕
      • 不再孤單
      • 期待愛情
      • 需要朋友
      • 真實饒恕
      • 心靈醫治
    • 領航人生 >
      • 認識自我 >
        • 自己握住快樂的鑰匙
      • 人際關係 >
        • 生氣的藝術
        • 家人是什麼?身分如何影響一個人?
        • 人際關係不受傷的秘訣
        • 容許不同的表達模式
        • 態度影響你的生命
      • 婚姻家庭專欄 >
        • 先做好男好女,才會是好夫好妻!
        • 離開,是婚姻經營的關鍵!
        • 當父母只要有愛和時間
        • 靈魂的七種維他命
        • 只當管家是神恩待我們啊!
        • 父母不是永久職,陪伴要及時!
        • 孩子要的不是玩具,而是玩伴!
        • 新種家庭?任意而行的世代!
        • 男人生命的主修快被當了!
        • 小心孤單正悄然而大量入侵
        • 聰明選擇智慧婚姻
      • 科學與信仰 >
        • 掛琴的柳樹
        • 無花果的成熟與醫治
      • 信仰與人生 >
        • 人真的需要宗教嗎?
        • 宗教真的都一樣嗎?
        • 我為何選擇基督信仰?
        • 面對人生苦難,我如何找到出路?
        • 人「生」的必經之路-老、病、死?
      • 人文 藝術 創意 信仰 >
        • 梵谷的藝術心靈與基督信仰
    • 豐盛人生 >
      • 在地專業人 >
        • 影響我一生的三個人
        • 我的尋覓
        • 走過低谷、認識上帝
      • 異鄉人 >
        • 這個美麗的故事折服了我
        • 為生命而跑的火戰車
        • 戀戀紅豆牛奶冰,客死心繫穆斯林
        • 是終局,還是生命的開始?
        • Can you ever forgive me ?
        • 回頭救了要抓他的人,值得嗎?
      • 近代名人 >
        • 從海地來電:「這嬰孩快死了!」
        • 混濁時代中的一股清泉
        • 遇到大光摔下馬以後-保羅
        • 荒唐糗事都招了-奧古斯丁
        • 大憲章非簽不可-史帝文.朗登
        • 理性無罪-多瑪斯.阿奎那
        • 載著福音遠航-哥倫布
        • 找到天堂的門路-馬丁路德
        • 花花公子蛻變了-方濟.沙勿略
        • 哈佛的校訓-哈佛大學
        • 科學見證聖經-牛頓
        • 壞胚子蒙恩典-約翰.牛頓
      • 對人類貢獻最大的一位 >
        • 一個人可以有兩個宗教信仰嗎?
        • 祂對人權的貢獻
        • 祂對大同的貢獻
        • 祂對平等的貢獻
        • 祂對民主的貢獻
        • 祂對生命的貢獻
        • 祂對自由的貢獻
        • 祂對法律的貢獻
        • 祂對信仰的貢獻
        • 祂對救贖的貢獻
        • 祂對教育的貢獻
        • 祂對博愛的貢獻
        • 祂對醫學的貢獻
  • 聯絡領航
  • 友善連結
  • 新建页面
  • 博客
  • 我們的團隊